我國食品機械分為兩類,一類是家用和商用食品機械;另一類是工業用食品機械。其最大的不同是電氣安全:家用和商用食品機械使用GB4706.1標準,單相器具額定電壓不超過250V,其它器具額定電壓不超過480V。工業用食品機械使用GB5226.1標準,標稱交流電壓不超過1000V,或直流電壓不超過1500V。下面談兩個觀點:
第一,規模效益健康增長。據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對3600家食品機械制造企業不完全統計,2018年我國食品機械行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575.18億元,同比增長10.95%;利潤總額218.89億元,同比增長8.60%。
據國家統計局對750家食品機械制造企業抽查統計,2018年我國食品機械主營業務收入為874.48億元,同比增長10.60%;利潤總額為62.8億元,同比增長7.47%。
通過以上兩組統計數據看出,我國食品機械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保持雙增長,充分說明食品機械行業規模效益健康增長。
第二,質量水平顯著提升。根據中國海關統計,2018年我國食品機械進出口額為28.65億美元,同比增長11.35%。其中,食品機械進口額為8.84億美元,同比增長-1.45%。食品機械出口額為19.81億美元,同比增長18.20%。
通過進出口數據看出,2018年食品機械進口大幅減少,呈負增長態勢;食品機械出口大幅增長,出口額是進口額的2.24倍。充分說明食品機械行業質量水平顯著提升。
行業關注重點 1 百姓一日三餐主食中央廚房機械
2012-2017年,農業(農村)部分別三次發文,關于“推進主食加工業提升行動”,提出加快推進主食加工業關鍵技術、核心設備集成創新,加強重點領域技術裝備研發、中試,大力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,促進主食加工業向機械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轉型。
2017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,大力推廣“生產基地+中央廚房+餐飲門店”、“生產基地+加工企業+商超銷售”等產銷模式,加快研發配置先進的主食中央廚房機械,實現生產工業化、技術集成化。因此,主食中央廚房機械成為當前行業熱點。代表性的企業南京樂鷹、浙江翔鷹、北京榮福等。
2 功能化、方便化、營養化的食品機械
調研顯示,我國食品已從滿足人們的能量需求向更注重營養攝入需求轉變。主要提供能量的谷物食品比重下降,主要提供營養的畜禽、水產、果蔬等食品比重上升。百姓的新期待和消費需求是加強營養、安全、美味、健康、方便、實惠的新型食品開發,形成特色化、差異化、市場細分化的食品結構。開發滿足“兒童、老年、肥胖、三高”人群等營養均衡、藥食同源的功能性食品,需要一大批食品機械進行支撐。
3 安全衛生的食品機械
在食品機械行業,安全衛生包括兩大部分:一是機械安全。主要解決食品機械運行過程中或其它狀態下不應傷害人體,將食品加工過程中人為差錯、機器差錯降低到最低限度。包括解決由機器、電氣、熱源、噪聲、輻射等導致的危險。二是機械衛生。主要解決與食品接觸的零部件不應向食品遷移有害物質;食品加工過程中不應產生過多的微生物,以避免微生物超標;防范食品機械在不衛生的條件、可能引起污染的環境下作業。
4 節能減排的食品機械
這里的節能減排,是指食品機械運行中節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,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有害物的排放。在食品加工產業鏈上,涉及能耗高、排放量大的產品有大功率電機、烘干設備、殺菌設備、蒸發濃縮設備、粉塵處理設備、固體廢棄物和廢水處理設備等。近幾年,該行業大力推廣綠色、低碳、環保型的食品機械,廣泛采用新技術、余熱利用等舉措,大力發展節能減排的食品機械。把節能減排作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、企業發展降本增效的需要。
5 自動化、智能化的食品機械
食品機械采用自動化、智能化技術,按照人的要求對各種信息進行自動感知、分析、判斷、決策等,實現食品加工少人作業和無人作業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、智慧優化自決策、精準控制自執行等功能。例如,八寶粥工廠的無人車間、飲料和液態奶的灌裝及裝箱機器人、食品車間的搬運和碼垛機器人、食品包裝箱車間的智能紙板拆垛機、中央廚房的炒菜機器人等等,都是食品機械自動化、智能化發展的結果。通過自動化、智能化的食品機械,大大減少了資源能源消耗,降低了運營成本,提高了生產效率,保障了產品質量和柔性生產。
對現行標準的思考
無論是產品質量抽查還是認證等都要符合相關標準要求。因此,標準是食品機械質量抽查及認證的主要依據。從現行食品機械標準情況看,主要有幾點考慮供參考。
1.標準總量不足
截止到2018年不完全統計,我國食品機械標準約400項左右,包括國家標準、機械行業標準、內貿行業標準、輕工行業標準、農業行業標準?,F行標準與2000多個食品機械品種相比,標準覆蓋面為20%左右,約有60%的產品為企業標準組織生產,約有20%的產品無標生產。因此,食品機械標準總量不足。2018年7月2日和9月30日,商務部分別與農業農村部、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公告,將商務部歸口管理的食品機械內貿行業標準55項調整為工信部、27項調整為農業農村部歸口管理。
2.企業對標準空前重視
近幾年,由于企業自身需要和各地標準補助的鼓勵,食品機械企業對制定標準的熱情具有前所未有的積極性。尤其是新標準化法的實施,國家鼓勵學會、協會、商會、聯合會等社會團體制定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標準。許多企業認為,制定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立項難、周期長、市場變化太快,一些企業紛紛轉向了團體標準制定。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一些企業把標準制定視為不僅是為了維護市場秩序、規范企業行為的需要,更重要的是梳理產品技術的舉措。過去一些企業只重視產品不熟悉技術,而現在就是通過制定標準把技術梳理出來搞清楚,這是企業的一大進步。
3.要重新認識采標問題
老的標準化法規定,國家鼓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,一股采標的熱潮就興起了,包括采用ISO、EN、IEC標準等。上述標準中,有的是由技術報告形成的,有的是由產品說明書形成的,與我國標準存在著嚴重的理念不同。尤其是等同采用的強制性標準,使行業的某些領域被國外牽著鼻子走,給企業帶來很大困惑。列舉5項大家最熟悉的標準:
——GB4706.1-200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第1部分:通用要求;
——GB4706.13-201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制冷器具、冰淇淋機和制冰機的特殊要求;
——GB4706.14-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烤架、面包片烘烤器及類似用途便攜式烹飪器具的特殊要求;
——GB4706.30-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廚房機械的特殊要求;
——GB4706.36-201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商用電開水器和液體加熱器的特殊要求。
簡單分析一下上述標準: (1)標準名稱中,特殊要求都特殊在哪里?一般要求又在哪里?從內容看,都是必要的具體要求。 (2)標準存在許多不確定的東西、假設條件。例如:如果……則……,假如……那么……,可能……等。 (3)標準存在許多未完成的內容。例如:在考慮中、在實驗中等,上述5項標準有1-3個空白章等。為什么要空白章呢? (4)章節標題與內容不符。例如:9.電動器具的啟動,內容如下: 注:必要時,在產品的特殊要求標準中規定要求和試驗。所問非所答。 (5)有些標準類似我國的產品說明書等(這個情況不是上述5項標準問題)。
上述情況,給標準實施帶來一些混亂,甚至造成一些負面影響。因此,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標準化法,改變了過去更多強調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,新標準化法要求結合中國國情采用國際標準,更加符合我國標準理念。
4.對國內現行標準的思考
近幾年,我重點抽查過50多個食品機械相關標準(包括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)。一般認為,一項食品機械產品標準的技術要求,應包括設計、制造、使用三大領域。從標準情況看,設計環節、制造工藝方面的內容普遍缺乏。例如,在設計環節,有的缺乏必要的機械安全設計、機械衛生設計、機械結構設計、剛度強度設計、質量保證設計、可靠性設計等,導致食品機械出現的問題約80%以上來自設計環節。在制造工藝環節,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是不銹鋼,總量占80%左右,一些標準對使用不銹鋼沒有制造工藝要求,如與食品接觸的零部件不應采用焊接結構(易向食品遷移有害物質),不同類型的不銹鋼不應連接和裝配在一起(易高電位腐蝕低電位),與食品接觸的材料應避免熱切割、熱下料等。這些問題的存在,嚴重影響了標準內容的完整性。
5.食品機械與食品安全的關系
許多人認為,食品安全只要解決好食品原料、流通條件、貯存環境等就可以了。其實不然,與食品機械也有很大關系。10年前,我考察過幾十家食品加工廠,原材料是合格的,加工出的食品重金屬和微生物嚴重超標。經過分析后,是機械衛生做的不好。一是材質選擇不當,五大不銹鋼并非都適用;二是與食品接觸的零部件大量采用焊接結構,導致重金屬遷移量多;三是不同材質的不銹鋼在一起裝配造成金屬腐蝕,導致微生物超標;四是機械結構設計不當造成積料,導致微生物超標;五是物料輸送管道焊接工藝不當(普通焊),造成微生物超標。因此,食品機械與食品安全具有緊密關系。
山東利歌機械設備有限公司
電話:18363519124
地址:聊城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淮河路69號院內
我國食品機械分為兩類,一類是家用和商用食品機械;另一類是工業用食品機械。其最大的不同是電氣安全:家用和商用食品機械使用GB4706.1標準,單相器具額定電壓不超過250V,其它器具額定電壓不超過480V。工業用食品機械使用GB5226.1標準,標稱交流電壓不超過1000V,或直流電壓不超過1500V。下面談兩個觀點:
第一,規模效益健康增長。據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對3600家食品機械制造企業不完全統計,2018年我國食品機械行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575.18億元,同比增長10.95%;利潤總額218.89億元,同比增長8.60%。
據國家統計局對750家食品機械制造企業抽查統計,2018年我國食品機械主營業務收入為874.48億元,同比增長10.60%;利潤總額為62.8億元,同比增長7.47%。
通過以上兩組統計數據看出,我國食品機械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保持雙增長,充分說明食品機械行業規模效益健康增長。
第二,質量水平顯著提升。根據中國海關統計,2018年我國食品機械進出口額為28.65億美元,同比增長11.35%。其中,食品機械進口額為8.84億美元,同比增長-1.45%。食品機械出口額為19.81億美元,同比增長18.20%。
通過進出口數據看出,2018年食品機械進口大幅減少,呈負增長態勢;食品機械出口大幅增長,出口額是進口額的2.24倍。充分說明食品機械行業質量水平顯著提升。
行業關注重點 1 百姓一日三餐主食中央廚房機械
2012-2017年,農業(農村)部分別三次發文,關于“推進主食加工業提升行動”,提出加快推進主食加工業關鍵技術、核心設備集成創新,加強重點領域技術裝備研發、中試,大力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,促進主食加工業向機械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轉型。
2017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,大力推廣“生產基地+中央廚房+餐飲門店”、“生產基地+加工企業+商超銷售”等產銷模式,加快研發配置先進的主食中央廚房機械,實現生產工業化、技術集成化。因此,主食中央廚房機械成為當前行業熱點。代表性的企業南京樂鷹、浙江翔鷹、北京榮福等。
2 功能化、方便化、營養化的食品機械
調研顯示,我國食品已從滿足人們的能量需求向更注重營養攝入需求轉變。主要提供能量的谷物食品比重下降,主要提供營養的畜禽、水產、果蔬等食品比重上升。百姓的新期待和消費需求是加強營養、安全、美味、健康、方便、實惠的新型食品開發,形成特色化、差異化、市場細分化的食品結構。開發滿足“兒童、老年、肥胖、三高”人群等營養均衡、藥食同源的功能性食品,需要一大批食品機械進行支撐。
3 安全衛生的食品機械
在食品機械行業,安全衛生包括兩大部分:一是機械安全。主要解決食品機械運行過程中或其它狀態下不應傷害人體,將食品加工過程中人為差錯、機器差錯降低到最低限度。包括解決由機器、電氣、熱源、噪聲、輻射等導致的危險。二是機械衛生。主要解決與食品接觸的零部件不應向食品遷移有害物質;食品加工過程中不應產生過多的微生物,以避免微生物超標;防范食品機械在不衛生的條件、可能引起污染的環境下作業。
4 節能減排的食品機械
這里的節能減排,是指食品機械運行中節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,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有害物的排放。在食品加工產業鏈上,涉及能耗高、排放量大的產品有大功率電機、烘干設備、殺菌設備、蒸發濃縮設備、粉塵處理設備、固體廢棄物和廢水處理設備等。近幾年,該行業大力推廣綠色、低碳、環保型的食品機械,廣泛采用新技術、余熱利用等舉措,大力發展節能減排的食品機械。把節能減排作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、企業發展降本增效的需要。
5 自動化、智能化的食品機械
食品機械采用自動化、智能化技術,按照人的要求對各種信息進行自動感知、分析、判斷、決策等,實現食品加工少人作業和無人作業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、智慧優化自決策、精準控制自執行等功能。例如,八寶粥工廠的無人車間、飲料和液態奶的灌裝及裝箱機器人、食品車間的搬運和碼垛機器人、食品包裝箱車間的智能紙板拆垛機、中央廚房的炒菜機器人等等,都是食品機械自動化、智能化發展的結果。通過自動化、智能化的食品機械,大大減少了資源能源消耗,降低了運營成本,提高了生產效率,保障了產品質量和柔性生產。
對現行標準的思考
無論是產品質量抽查還是認證等都要符合相關標準要求。因此,標準是食品機械質量抽查及認證的主要依據。從現行食品機械標準情況看,主要有幾點考慮供參考。
1.標準總量不足
截止到2018年不完全統計,我國食品機械標準約400項左右,包括國家標準、機械行業標準、內貿行業標準、輕工行業標準、農業行業標準?,F行標準與2000多個食品機械品種相比,標準覆蓋面為20%左右,約有60%的產品為企業標準組織生產,約有20%的產品無標生產。因此,食品機械標準總量不足。2018年7月2日和9月30日,商務部分別與農業農村部、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公告,將商務部歸口管理的食品機械內貿行業標準55項調整為工信部、27項調整為農業農村部歸口管理。
2.企業對標準空前重視
近幾年,由于企業自身需要和各地標準補助的鼓勵,食品機械企業對制定標準的熱情具有前所未有的積極性。尤其是新標準化法的實施,國家鼓勵學會、協會、商會、聯合會等社會團體制定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標準。許多企業認為,制定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立項難、周期長、市場變化太快,一些企業紛紛轉向了團體標準制定。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一些企業把標準制定視為不僅是為了維護市場秩序、規范企業行為的需要,更重要的是梳理產品技術的舉措。過去一些企業只重視產品不熟悉技術,而現在就是通過制定標準把技術梳理出來搞清楚,這是企業的一大進步。
3.要重新認識采標問題
老的標準化法規定,國家鼓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,一股采標的熱潮就興起了,包括采用ISO、EN、IEC標準等。上述標準中,有的是由技術報告形成的,有的是由產品說明書形成的,與我國標準存在著嚴重的理念不同。尤其是等同采用的強制性標準,使行業的某些領域被國外牽著鼻子走,給企業帶來很大困惑。列舉5項大家最熟悉的標準:
——GB4706.1-200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第1部分:通用要求;
——GB4706.13-201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制冷器具、冰淇淋機和制冰機的特殊要求;
——GB4706.14-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烤架、面包片烘烤器及類似用途便攜式烹飪器具的特殊要求;
——GB4706.30-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廚房機械的特殊要求;
——GB4706.36-201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商用電開水器和液體加熱器的特殊要求。
簡單分析一下上述標準: (1)標準名稱中,特殊要求都特殊在哪里?一般要求又在哪里?從內容看,都是必要的具體要求。 (2)標準存在許多不確定的東西、假設條件。例如:如果……則……,假如……那么……,可能……等。 (3)標準存在許多未完成的內容。例如:在考慮中、在實驗中等,上述5項標準有1-3個空白章等。為什么要空白章呢? (4)章節標題與內容不符。例如:9.電動器具的啟動,內容如下: 注:必要時,在產品的特殊要求標準中規定要求和試驗。所問非所答。 (5)有些標準類似我國的產品說明書等(這個情況不是上述5項標準問題)。
上述情況,給標準實施帶來一些混亂,甚至造成一些負面影響。因此,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標準化法,改變了過去更多強調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,新標準化法要求結合中國國情采用國際標準,更加符合我國標準理念。
4.對國內現行標準的思考
近幾年,我重點抽查過50多個食品機械相關標準(包括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)。一般認為,一項食品機械產品標準的技術要求,應包括設計、制造、使用三大領域。從標準情況看,設計環節、制造工藝方面的內容普遍缺乏。例如,在設計環節,有的缺乏必要的機械安全設計、機械衛生設計、機械結構設計、剛度強度設計、質量保證設計、可靠性設計等,導致食品機械出現的問題約80%以上來自設計環節。在制造工藝環節,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是不銹鋼,總量占80%左右,一些標準對使用不銹鋼沒有制造工藝要求,如與食品接觸的零部件不應采用焊接結構(易向食品遷移有害物質),不同類型的不銹鋼不應連接和裝配在一起(易高電位腐蝕低電位),與食品接觸的材料應避免熱切割、熱下料等。這些問題的存在,嚴重影響了標準內容的完整性。
5.食品機械與食品安全的關系
許多人認為,食品安全只要解決好食品原料、流通條件、貯存環境等就可以了。其實不然,與食品機械也有很大關系。10年前,我考察過幾十家食品加工廠,原材料是合格的,加工出的食品重金屬和微生物嚴重超標。經過分析后,是機械衛生做的不好。一是材質選擇不當,五大不銹鋼并非都適用;二是與食品接觸的零部件大量采用焊接結構,導致重金屬遷移量多;三是不同材質的不銹鋼在一起裝配造成金屬腐蝕,導致微生物超標;四是機械結構設計不當造成積料,導致微生物超標;五是物料輸送管道焊接工藝不當(普通焊),造成微生物超標。因此,食品機械與食品安全具有緊密關系。